念山川旅行
登录
首页-旅行文章-旅行日志-正文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2个月前
1
1
73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1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2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3张

一走进火山村二娃家宽敞的院子,就听见厨房里传来菜刀砍在砧板上有力的劈砍声,得知我们要来,阿叔已经斩杀好一只土鸡,等我们从山里徒步回来,就会有一大锅鲜香味美的鸡汤可以饱腹。我去院子侧门找外婆,她愣了几秒钟才想起来是我,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和笑容(我们有大半年没见了)。老人家八十多岁,依然精神矍铄,喂了五只鸡两头猪,院子外面的空地上种满了蔬菜,日子过得很是忙碌充实。

才在檐下的台阶上坐定,黑白棋大小的雨滴便从头顶阴郁的浓云里坠落下来,砸在院中的水泥地板上,我们不得不担心这次徒步是否会因此取消。阿叔说雨不会下很久,山里人总是很有经验,看几眼云层的色彩和走向就能知晓接下来的天气。果然,雨滴很快变成绿豆大小,稀疏地落在山间,接着就彻底收住,阴郁的云层消散,终于露出晴空,但仍有许多云层仍盘踞在空中,蠢蠢欲动。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4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5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6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7张

我们跟着二娃朝村后的高山走去。因为有人领路,我们就可以不用费心去记那些繁多的岔路,所以即使走过多次,我仍记不清下一个路口该往哪里拐。二娃走在前面带路,在S形的盘山土路上拐了几个大弯后就走上了一条陡峭窄小的山中捷径,两旁长满了茂盛的杂草。路边许多山地已经被村民开垦成耕地,这个季节地里种满了苞米。耕地很是陡峭险峻,坡度看上去接近垂直,对我们来说走上去都很费劲,更别说在这样的耕地上劳作。

捷径在二娃家的窝棚处就结束了。这里是我们的“补给站”,是二娃小时候独自守着羊群过夜的地方,远离村庄。几棵巨大的栎子树撑起一片阴凉,知了藏在树里没完没了地唱个不停,路边紫罗兰色的翠雀不肯埋没在杂乱的绿色里,挺直了单薄的躯干,擎着一朵又一朵形状像雀鸟一样的花儿。黑色的洋芋就放在从前圈羊的其中一个窝棚里,拿了十几个洋芋,二娃又从附近的地里掰来几个成熟的苞米,这些将是我们五个人的晌午。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8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9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10张

穿过最后一片耕地,我们才开始进入较为完好的森林草甸,狭小的草甸被松林包围,一小块一小块分散在各处。这里也不是完全没有人类的足迹,放牧牛羊的牧人会把牲畜赶到这里来觅食,森林边缘的草地上有一条明显的车路,从前有矿石公司在山里采矿,路就是那时轧出来的。在我们看来,这里的森林和草地就很原始茂盛,但在二娃眼里,这里已经被破坏得很严重了,“以前的林子更浓密,我们走过的那段陡坡从前就是森林,后来才慢慢被村子里的人开垦出来变成了耕地”,他说。若干年之后当人口减少,不知道人类会不会把耕地还给森林,还给大自然。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11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12张

在路边的松林里遇见了三位挖猪拱菌的村民,猪拱菌其实是松露,大概挖过之后的地面很像被猪拱过,村民才会给它取这样一个形象的名字。我看了一眼她们袋子里的松露,一些个头大的直径大概有四五厘米长,我夸她们很会找,其中一个村民却说有的单个就有一斤多,这就是我的见识短浅了。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13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14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15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16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17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18张

再往山深处走了没多久就来到了一片较为开阔的草地,野花野草很繁盛,飘飞的云雾紧贴着树杪,看来这里少不了会有一场大雨。这里是我们徒步的终点,旁边一处洼地蓄了一些雨水,清澈见底,水塘里满是黑色的小蝌蚪,停在水中的杂草旁。二娃说,小时候这里的雨水更充沛丰盈,到处都是水塘,他和父亲就在这里洗绵羊剪羊毛,现在气候变干旱,只有这一处水塘。

放下行囊,二娃就开始在草地上找来三四块大石头摆在一起一字排开,然后走进松林里寻找可以燃烧的木柴。他从林子里拖出来两根粗壮枯萎的树干,又走向另一片树林,对准一棵尚未倒塌的枯树猛力踹了两脚,枯树顺势倒了下来。他将两根粗壮的树干一端相互顶着架在石头上,作为基底,把一些易燃的细枝和松针放在树干的中间,不断往上叠加大的枝干,松针一点燃,火苗就蹭蹭往上撩,噼啪作响。他喜欢捡枯萎的松枝,说里面的油脂会助燃,即使下雨也不会熄灭。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19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20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21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22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23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24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25张

火堆烧起来不多时雨又开始下起来,眼看雨势越来越大,二娃赶忙从林子里捡来更多的柴火架上去,等地面落下足够多的灰烬,他把袋中的洋芋一股脑地扔了进去。洋芋个头不大,很容易烤熟,焦香味很快混合着水汽飘了出来。他说,小时候放羊跟着羊群在山野里跑上一整天,背上几个洋芋就能充饥,每天如此。若是遇上湿冷的雨天,没有这样一堆火会很难熬。吃饱喝足,把防水的蓑衣垫在潮湿的草地上,人仰面躺下,再把透明的塑料油布往上一盖,一滴雨也淋不着,别提多惬意了。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26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27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28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29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30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31张

一位在此放牛的同村阿叔空闲时就在蕨丛里收集枯黄了的蕨叶,晒干的蕨叶可以用来垫羊圈,保持干爽洁净。雨势大时,他就穿着雨衣坐在石头上,点燃烟斗默默地吧嗒起来,以此消遣难熬的冰冷时光。另外一个村民的羊群悄悄地走进了这片草地,二娃虽不做羊倌很多年,但幼年起就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他很快得到了一只黑山羊的信任,走到他身边,放心大胆地吃起他手里的苞米粒,小男孩也学着他的样子去喂山羊,但几次都没有成功。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32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33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34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35张

两场大雨将山野变得更加饱满丰盈,阳光再次照临大地的时候,我们熄灭了尚未燃尽的火堆,朝另一个方向前行返回村庄。草地上的雨停了,但松林里的雨还没有结束,水滴顺着枝干和松针滑落,被阳光照亮,一颗颗闪亮的水珠晶莹圆润,停留在细长的针叶上,停留在叶片的锯齿上,簌簌低语。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36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37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38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39张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40张

穿过一片片高大挺拔的松林和窄小的草野,我们遇见了长满苔藓的石林,小男孩说很像是古代文化(他还不会说文明这个词),他扒开石头上的苔藓,认为可以在石林里寻找到宝物,结果连一块心仪的石头也没找到。路很隐秘,我们差点失去了方向,但最终顺利走出来,看见了熟悉的大路。在山野里行走了六个多小时,我们途经了几十万株甚或上百万株植物,很是欣喜。比人高的蕨草巨大的叶片足以吸引小孩的注意力,一片片映衬人类渺小的耸立丛林叫人仰望叹息,不肯离去。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 第41张

回到二娃家时,火塘里的火烧得正旺,鸡汤早已熬好,年初就挂在房梁上的腊肉经过几个月的烟熏也融进了浓浓的烟火味。一桌丰盛的晚餐很快端上了桌,疲惫的登山人吃得比谁都香,特别是跑累了的小男孩,吃了两大碗米饭。

标签:
本文原创,作者:四弦秋,其版权均为念山川旅行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ianshanchuan.com/220.html
四弦秋

四弦秋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总想在面目全非的尘世里,寻一条闲云野鹤的出路。幸而有一片诗词汪洋,给了我许多的美好。时常,我荡舟其中,静静享受那一片美好。更庆幸岸边站立的人,喜欢我喜欢的美好,并保我免于饥寒,专注这欢喜。
16817.68M632
分享:
大理云龙大浪坝露营第二幕:露水偷走星光,草甸借来初春
大理云龙大浪坝露营第二幕:露水偷走星光,草甸借来初春上一篇
普洱澜沧糯干古寨:景迈山深处的千年傣族古村落下一篇
普洱澜沧糯干古寨:景迈山深处的千年傣族古村落
相关文章
总数:169
拔还河大草原:临沧云县的小众秘境,澜沧江畔草原牧歌的新诗篇

拔还河大草原:临沧云县的小众秘境,澜沧江畔草原牧歌的新诗篇

我们翻山渡水找到拔还河大草原所在地时,果然还是没有看见梦想中流经草原的河流,甚至在抵达目的地后,也没有一眼就能望穿、如海面那般广袤的绿色原野。我…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年前
1
1
199
0
迪庆维西县塔城镇呀塘村:五月高原上藏族村庄的江南春意

迪庆维西县塔城镇呀塘村:五月高原上藏族村庄的江南春意

从维西县赶往塔城镇,公路两边的群山在五月初便展现出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绚丽色彩,甚是迷人,以至于我们沉浸在路上飞逝的山景里,险些错过了我们在这里遇到…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6个月前
1
1
132
0
端午节除了逛巍山古城,也可以来距古城15公里远的谷波罗听一曲田园牧歌

端午节除了逛巍山古城,也可以来距古城15公里远的谷波罗听一曲田园牧歌

这个端午节,即使是巍山这座偏居一隅的古城也总是热闹的,一大早就有多出寻常数倍的游人行走在古街上,熙来攘往。要想寻一处幽僻的地方静静地待一段时间,…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年前
1
1
269
0
听说了,巴珠村的冬天才是赏秋色的最好时节

听说了,巴珠村的冬天才是赏秋色的最好时节

溪谷尽头的高山屏障在云雾里若隐若现,黄透了的各种乔木散布在常青的松林里,像灰烬中仍在奋力散发余热的点点星火,熠熠闪耀着固态的光芒。晴空终于冲破云…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8天前
1
1
23
0
大理巍山古村落之利客村

大理巍山古村落之利客村

巍山城北约7公里处的西山脚有一处明清时的古村落,名利客村。三月末春正深,山间葱茏葳蕤,麻梨树明丽宽大的新叶和经年陈旧的华山松层次分明,村子静静地…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年前
2
2
358
0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闲暇时,去群山之中寻找籍籍无名的村庄是件令人欣喜的事情,一两个小时或者稍久的村庄之旅总能让我们铺捉到村庄许多温馨而美好的画面。村庄就像一位位品行…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4个月前
1
1
112
0
大理巍山凤山村森林草甸:离古城不远,却远离喧嚣,只有牛羊和牧人

大理巍山凤山村森林草甸:离古城不远,却远离喧嚣,只有牛羊和牧人

几个月前,朋友说他们村后有好几片高山草甸,风景很不错,而且就在路边,很适合去露营。我们终于在雨季一个天气多变的周末来到了凤山村,在朋友的指引下走…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4个月前
1
1
80
0
大理南涧:在金色稻田中重温稻香记忆

大理南涧:在金色稻田中重温稻香记忆

从群山驶向南涧县城的路旁,可以眺望不远处南涧县郊的大片稻田。此时坝子上的稻田已是金黄一片,丰收在即。我们在南涧县城前往南涧土林的一条路边,目睹了…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年前
1
1
238
0
去有风的地方:大理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村

去有风的地方:大理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村

很后悔没有在十年前来一趟大理茶马古道上的小村庄凤阳邑,坐落在苍山脚下的凤阳邑那时还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方,只有一条几百米长的古朴石道。石头堆砌起来…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年前
2
2
340
0
大理巍山巍宝山后的梯子坡村:雨后空气中飘荡着甘甜气息的彝族村庄

大理巍山巍宝山后的梯子坡村:雨后空气中飘荡着甘甜气息的彝族村庄

巍山县城附近有多个梯子坡村,我们此次前往的梯子坡村是巍宝山东南方群山深处一个彝族村庄,距巍山古城仅17公里远,开车约30分钟,跟着导航即可抵达目…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年前
1
1
286
0
迪庆维西塔城镇巴珠村:藏传佛教的净土,群山深处的绿色秘境

迪庆维西塔城镇巴珠村:藏传佛教的净土,群山深处的绿色秘境

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塔城镇的巴珠村,是一个深藏于云岭山脉中的纯藏族村落。走进被原始森林环抱的巴珠村,耸立在村庄中的多处白塔,浓郁藏族特…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6个月前
1
1
162
0
去那些茶马古道上聆听远去的马蹄声声|自驾游云南

去那些茶马古道上聆听远去的马蹄声声|自驾游云南

茶马古道,一条与丝绸之路齐名的商贸古道,是唐代以来,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交易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品贸易通道,是中国…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年前
0
0
248
0
评论表单游客 您好,欢迎参与讨论。
念山川旅行
请先登录
评论列表
总数:0
念山川旅行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