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山川旅行
登录
首页-旅行文章-旅行日志-正文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4个月前
1
1
111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1张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2张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3张

闲暇时,去群山之中寻找籍籍无名的村庄是件令人欣喜的事情,一两个小时或者稍久的村庄之旅总能让我们铺捉到村庄许多温馨而美好的画面。村庄就像一位位品行高洁的隐士,像声名斐然的田园山水诗人,在朴实无华的大自然里过着真性情的隐逸生活。一棵古树,一眼泉水,一夜星河,或者一餐风露,都是它们写下的诗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写作手法为它们所钟爱,很多时候,它们根本无需写作,它们本身就是一首首精妙绝伦的诗歌。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4张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5张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6张

我们记录过五十多个村庄,总有在异乡漂泊的游子向我们传达出村庄浓浓的乡愁,勾起他们对故乡对村庄深深的思念。也有热心读者向我们推荐我们尚未发现村庄,这次的茶客塘村之旅便是源于一位读者的推荐。“村中有一棵百年茶花,与巍宝山斗姥阁那棵不分伯仲,”一位读者如斯写道。另外一位读者介绍,村庄还有一棵牛筋树和一口古井,亦值得一观。如此,我们便等不及开启了这次的茶克塘村之旅。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7张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8张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9张

在群山中行驶了近四十分钟,我们翻越了最后一道高山屏障,茶客塘村豁然开朗地铺开在一片巨大的山弯里,村后的山脊线就在一两百米的高处,浮起不平的山脊线就像从天空之中涌向大地的绿色波浪。进村前,我爬上村道旁一处陡峭的高坡,透过高耸遮目的一排松林,村庄隐现在一片雨后的阴郁里,人声不时从村庄传来,贴着地面冲上陡坡,又很快滑下另一面陡坡,传向更远更静谧的山林。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10张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11张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12张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13张

一排排新旧交替的农舍在平缓的坡地上铺陈,从这些不同建筑风格的农舍中可以看出房屋建城的大致年代。土夯房建筑时间最早,也是山中所有村庄最常见的一种房屋建筑样式;稍后一些的青砖瓦屋,建筑格局与土夯房屋大致相同,只是建筑材料不一样;最新的则是高大明亮宽敞的水泥砖房,多受年轻人的青睐。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14张

路旁一栋高大水泥房旁的空地上停着一辆酷酷的摩托车,看上去闲置了很久,锈迹斑斑,大概在过去哪一段岁月里,一定有哪位意气风发的少年骑着它风驰电掣,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激荡起一阵阵令人狂喜的山风。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15张

拍完茶客塘村的村庄建筑和田园风光,我们便向村民打听古茶树和牛筋树以及古井的所在。巧合的是,我们询问的村民就住在古茶树的旁边,他们热情地指着立有一面红旗的院子说茶树就种在里面。因为是古树,村中有一个专门看管保护古树的老人家,我们走到院门口,发现大门上了锁,茶树刚好被一栋白色的建筑遮挡,无缘得见,只在村后的高地上远远地撇见了一眼早已过了花期的古茶树。据村民介绍,这棵古茶具体不知种于哪个年代,大概有上百年,系村中一位和尚所植。从古树浓密的树叶和遒劲的枝干可以看出古树仍健硕,明年春季再来茶客塘村应该可以欣赏古树绚丽燃放的茶花。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16张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17张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18张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19张

茶客塘村中另一棵声名远扬的古树便是位于村后核桃林里的牛筋树,有五百年的树龄,我们站在这里眺望了一眼村中的古茶树。牛筋树,又名山胡椒、假死柴、牛荆条,是樟科山胡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高可达8米,树皮灰白色,光滑;小枝紫褐色,具灰色皮孔。单叶互生或近对生,阔椭圆形至倒卵形,长4~9厘米;叶面深绿光亮,叶背密生灰白色柔毛。伞形花序腋生,花小、黄色,3~4月开放,具淡香;核果球形,9~10月成熟,由绿转黑褐色。

我们亦错过了牛筋树的花期,枝头无数绿色的球形小果实附在浓密的白色绒毛之下,只有少许还没来得及等到成熟期,早早掉落在树下。古树上有多处不健康的枝干已被锯掉,留下一道道圆形的瘢痕,仍有无数条虬曲苍劲的枝杈努力地顽强对抗漫长岁月的流逝,似坚韧的骨骼指向天空,时光不老,它们便不会退场。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20张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21张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22张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23张

古老却依然坚挺的树干不仅支撑起一片浓密的绿色天空,也毫不吝啬地给其他植物提供了一块生存的空间,爬山虎顺着树干缓缓攀了上来,蕨类不知怎么就跳上了高高的枝丫,像荡起的秋千,发出欢快的惊呼声,还有苔藓和不知名的野草,它们把树干当成了遮风挡雨的坚实岩体。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24张

树下一口古井和牛筋树一起被围在了木栅栏里,成为村庄重点保护对象。附近的村民说,古井里有源源不断的泉水涌出来,无比清冽甘甜,村庄通自来水之前,村民均于此汲水,即使是现在,仍有许多村民喜欢饮用这里的泉水。500年的牛筋条古树似茶克塘村的第一位村民,朝树下的古井弯腰,正在打捞沉底的方言。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25张

临近黄昏,牧牛人不知从哪片大山里赶着牛群回到了村庄,黄牛们踏着轻快的步子穿过浓密的核桃林,似急于回村享用一顿丰盛的晚餐。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26张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27张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茶客塘村:500年的牛筋条古树朝古井弯腰,打捞沉底的方言 - 第28张

站在牛筋树旁的高地上回望低处的茶克塘村,阴郁的天空下山峦静默、葱茏,聆听着黄昏时开始热闹起来的村庄,同古树一起微笑。

标签:
本文原创,作者:四弦秋,其版权均为念山川旅行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ianshanchuan.com/176.html
四弦秋

四弦秋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总想在面目全非的尘世里,寻一条闲云野鹤的出路。幸而有一片诗词汪洋,给了我许多的美好。时常,我荡舟其中,静静享受那一片美好。更庆幸岸边站立的人,喜欢我喜欢的美好,并保我免于饥寒,专注这欢喜。
16817.67M632
分享: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黄家村:村子的钟表,停在公鸡打鸣的时辰
大理巍山巍宝山乡黄家村:村子的钟表,停在公鸡打鸣的时辰上一篇
大理巍山永建密鹿摩村红河源:第一滴红河水流淌的地方下一篇
大理巍山永建密鹿摩村红河源:第一滴红河水流淌的地方
相关文章
总数:169
大理南涧宝华镇阿里勿大村:屋脊是未干的墨线,云雾是洇开的留白

大理南涧宝华镇阿里勿大村:屋脊是未干的墨线,云雾是洇开的留白

午后,轻盈洁白的云团正游荡在阿里勿村的上空,阳光明媚,流畅而焦灼地在村庄穿行。知了躲进了枝繁叶茂的阴影里,正吮吸着甘甜的树液,享受一树清凉。这样…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3个月前
1
1
77
0
听说了,巴珠村的冬天才是赏秋色的最好时节

听说了,巴珠村的冬天才是赏秋色的最好时节

溪谷尽头的高山屏障在云雾里若隐若现,黄透了的各种乔木散布在常青的松林里,像灰烬中仍在奋力散发余热的点点星火,熠熠闪耀着固态的光芒。晴空终于冲破云…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8天前
1
1
23
0
迪庆维西塔城镇:“高原小江南”,三江并流处的千年家园

迪庆维西塔城镇:“高原小江南”,三江并流处的千年家园

“塔城”之名源于藏语,一说“塔”为边缘、“城”是“赤”的音变(意为水),合为“水边缘之地”;另说喻指“塔形山下似瓶口的地方”,形象概括了其依腊普…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5个月前
1
1
125
0
大理南涧小湾东镇老黑处村:落在澜沧江畔旧时光里的古朴村庄

大理南涧小湾东镇老黑处村:落在澜沧江畔旧时光里的古朴村庄

从老家库村出来走上县道,很快我们来到了一个三叉路口,路旁一块大石头上标注另一条水泥路通往澜沧江边一个村庄,名叫老黑处(鼠)。见时间尚早,我们临时…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6个月前
1
1
168
0
迪庆维西巴珠村石家本一场独特的藏族婚礼(兄弟会与锅庄篇)

迪庆维西巴珠村石家本一场独特的藏族婚礼(兄弟会与锅庄篇)

当所有客人享用完丰盛的酒宴,前来主人家帮忙的亲友根据分工不同组成不同的劳动小组,协作完成所有洗刷打扫整理事宜,杯盘狼藉的现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他…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2天前
1
1
16
0
15公里,6小时,徒步登顶大理巍山第一高峰紫金山,领略万川之美

15公里,6小时,徒步登顶大理巍山第一高峰紫金山,领略万川之美

几个月前,朋友说要带我们去爬一次紫金山。那时我只知道巍山县有个紫金乡,尚不知晓紫金乡还有一座山叫紫金山,是巍山县最高的一座山峰,也是紫金乡名字的…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0个月前
1
1
369
0
普洱镇沅县练帕村:20+°C的夏天,藏着北纬23°甜蜜的彝族哈尼族村庄

普洱镇沅县练帕村:20+°C的夏天,藏着北纬23°甜蜜的彝族哈尼族村庄

从镇沅县城出发前往磨黑镇的路上,我们看见了位于大拐角处的这个小村庄练帕村,像长在地里的菌子,一排排整齐的灰色瓦房长在雨季云雾缭绕的浓绿里悠然自在…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4个月前
1
1
73
0
大理南涧老卜苴村:云雾缭绕下的无量山神秘之境

大理南涧老卜苴村:云雾缭绕下的无量山神秘之境

才从宝华镇下高速拐上一条起伏的水泥村道,我们就遇上了一阵突如其来的轻雨,细微的雨点密密地斜织在天地间,方才还清晰可见的奇特山峰此刻已经笼上厚厚一…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年前
2
2
351
0
一对旅居大理的夫妻,花10年时间用镜头记录苍山的春夏秋冬

一对旅居大理的夫妻,花10年时间用镜头记录苍山的春夏秋冬

西南多山水,其雄峻秀美不凡者不可计数。苍山伟岸峻健,四时风云变幻不绝。欲达其顶峰一览洱水古城者有之。然山路多险峻,恐得上而不得返下。故择其景美易…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年前
3
3
539
0
大理巍山彝族古韵新村:大三家村,一个让人想留下来的地方

大理巍山彝族古韵新村:大三家村,一个让人想留下来的地方

巍山大三家村是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大仓镇新胜村委会的一个彝族聚居村落。大三家村共有村户大约160余户,分为新旧两个村落,旧…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年前
1
1
332
0
大理巍山大梯子坡村: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走入村庄,就走进了王绩的《野望》里

大理巍山大梯子坡村: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走入村庄,就走进了王绩的《野望》里

从巍山古城驱车驶向西边的群山,仅需半个小时就能抵达大梯子坡村,这个距巍山古城仅10公里远的村庄。当我们翻过村庄前最高的那道山梁时,喧闹密集的城镇…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1个月前
1
1
254
0
穿越时光的信仰:始建于唐朝时期的寺庙建筑群大理巍山西边大寺

穿越时光的信仰:始建于唐朝时期的寺庙建筑群大理巍山西边大寺

巍山西边大寺,又称天摩牙寺、云隐寺、天姥寺,是位于巍山县城西北15公里处的山龙山于图山上的一座古老寺庙。最初建于南诏时期,明代时由巍山彝族左土司…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年前
1
1
268
0
评论表单游客 您好,欢迎参与讨论。
念山川旅行
请先登录
评论列表
总数:0
念山川旅行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