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所有客人享用完丰盛的酒宴,前来主人家帮忙的亲友根据分工不同组成不同的劳动小组,协作完成所有洗刷打扫整理事宜,杯盘狼藉的现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他们变得井然有序,焕然一新。太阳尚未落山,他们各自先行回到自己家中,还有农活没干完呢。等大家喂饱了牲口,安顿好家中的一切,村里人再纷纷赶回婚礼现场,等待他们的将是另一种形式的庆典活动。
随着夜幕降临,寒气渐渐向人群逼近,这时点燃一堆暖和的篝火就显得很迫切了。年轻的小伙子们把一口大铁锅放在场地中央,架起高高一堆松木,红色的焰火很快就窜得高高的,散发出松木的浓郁清香,火星四溅。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他们重新搬出一张张擦洗干净锃亮的方桌,围着篝火摆成一个长方形,新人坐在上首,他们对面一桌则是村中德高望重的客人,其他不同的分工小组则在另外两条长边上落座,兄弟会即将开始。







阿称姑娘是其中一位伴娘,石家本人,和新娘既是邻居,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她告诉我,在村中一些大型的庆祝活动上,村里的年轻人几乎包揽了所有的活儿,不论他们身处何地,只要听闻村中有大事,他们总会赶回来,积极参与其中,成为庆典活动上的主力军。这是一种刻进骨子里的凝聚力,在许多场合,总能看见系着围裙的年轻人忙碌的身影,他们脸上洋溢着极具感染力的快乐与活力。从婚礼现场每个人的脸上都能感受到,婚礼不是主人家一家的婚礼,而是整整一个村小组13户人家的婚礼。所有人都没有把自己当成客人,而是新娘的娘家人,这便是兄弟会的意义所在。在今夜的婚礼现场,每个分工小团体要表演一个节目,向新人献上自己的祝福,而主人家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摆出满满一桌瓜果酒水,也高歌一曲回敬,祝福与感恩便是兄弟会的主题。
当厨师长被几个大汉哄笑着抬到桌边,兄弟会正式开始。每个分工小组都会选出一位代表献唱一曲,给新人送上最诚挚美好的祝福,结束后他们很谦逊地把话筒递给下一组,既送出了自己的祝福,又不会占用其他人的时间。年轻人集中的地方,总是在演唱结束后,用藏语喊出整齐划一的“哟唧哟唧”,即再来一曲,气氛很是活跃。虽然巴珠村远离青藏高原,但他们那辽远高亢的歌声流淌出青藏高原上独特的音色,声音像是遗传基因,早已融入每个藏族人的血液,无论他们生活在哪里,那声音铿锵有力,似乎能穿透暗淡的夜色,唤醒星辰。尤其是妇女小组的合唱,声音绵远悠长,直冲云霄。众星早已在遥远的夜空中闪耀,正快活地目睹这欣喜的时刻。








兄弟会结束,人们快速地搬走所有桌椅板凳,跳锅庄的场地瞬间被打扫出来。锅庄更像是婚礼的高潮部分,不仅参与人数众多,而且持续时间最长,带来的欢笑声也最为密集。村中不论男女老幼,人人都可以加入到篝火外圆形的舞蹈队伍中来,一边跳着欢快的舞蹈,一边唱出喜庆的歌词,一曲终了,接着再唱另一支曲子,配合着另一种舞蹈动作,一直持续到寒夜尽消,东方泛白。没有人感到疲惫,由内而外的喜悦让他们充满了活力,精神抖擞。通宵达旦的歌舞是亲友们送给新人最诚挚美好的祝福。当阳光再次洒向这片喜庆的山谷,最后一支歌舞结束,这场独特的藏族婚礼才算圆满完成,有日月星辰、山川大地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