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山川旅行
登录
首页-旅行文章-旅行日志-正文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3个月前
1
1
87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1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2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3张

第一次走进巍山古城是在2015年的4月份,在那之前,神秘幽远的南诏故国于我而言仅在高中历史课本上出现过寥寥数语,我甚至从未知晓“巍山”二字,对这里一无所知。十年前,当我们漫步在始建于明朝时期的巍山古城,亲手触摸到城中民居的土夯墙壁上,南诏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才开始一点一点冲出时间的浓雾,慢慢向我们走来。

因偏居一隅,交通极为不便,那时的巍山古城游客很少,我们遇到最多的是悠然生活的当地居民,缓慢的步伐踩在洁净的青石板上,空中弥漫的没有一丝令人不适的商业气息,而是浓浓的烟火味道,是窄巷里老相识擦肩时轻柔的问候与欢笑。那时的街道总是无比锃亮,朴拙的木制花台里总开着平常的小花。临街的店铺里,人们多坐在门前放着的竹篾茶桌旁喝茶打牌,或整理货物,偶尔接待一两位路过的游客,而南街,除了星拱楼附近的一家糕点店和一家手工面条作坊,多数店铺都处于关门闭户的状态,店家早已不知躲哪里喝茶去了。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4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5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6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7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8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9张

那时我们很少穿过拱城楼往北走到群力门,只偶尔会因为找当地的特色小吃才走上日昇街和月华街,两旁的许多窄巷几乎不会走进去。这条街两旁的铺面里多为生活用品、衣服鞋帽,一看便知是本地人常来的生活区,也少有游客的踪影。近年来,这条街道上店铺里的商品变得繁多起来,以前只在北街才有的酒馆、咖啡馆和民宿一年比一年多,游客自然也多起来,即使是雨天的清晨,街道上的游客也到处可见。

偶有游客误入那些更深更窄的小巷,匆匆走过并这样评论一句:这里什么都没有,没什么好看的,于是退出去重回热闹的大街,涌入来来往往的人潮。其实这里不是什么都没有,这里有的是本地人最真实的生活场景,延续了百年千年的缓慢生活步调,只是他们看不见而已。不过,若他们肯在这座小城多住上几个月,听惯了巍山人讲的俚语方言,他们再走进这些藉藉无名的小巷道时,大概不会说这里什么都没有了。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10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11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12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13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14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15张

巍山古城曾经也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朋友说,很早以前文献广场北边那条街就有很多马店,日昇街与月华街两旁的小巷中也有茶马客栈,给一队队翻山越岭赶来的马帮提供各种便利,小巷中的茶馆很多,现在仍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想来在那条古道的繁盛期,这些茶馆里和门口坐满了马帮汉子,一边抽着长长的水烟,一边喝一口本地有名的烤茶,别提有多放松惬意了。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16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17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18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19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20张

从文华书院旁一扇红色的铁门走出来去往大富菜市场,我们一般会穿过窄窄的文华巷,走上日昇街,再拐进另一条热闹拥挤的小巷竹碧巷,走上城西路就可到。

竹碧巷更像周边乡镇上的集市,店铺一家紧挨着一家,理发店(没有花里胡哨的造型),服装店兼裁缝铺(仅限于改裤脚裤腰,换松紧带),杂货店(各种中药材兼各种佐料),茶叶店(店主亲自从农户手里收上来的茶叶,近来有不少游客会找着来这里买,价格很实惠),街道两旁狭小的空隙也会有周边村里的老人家挑着担子,坐在路边出售自家种的瓜果蔬菜或者山货。这里有一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城门楼,巍山驿三个字赫然可见,从其中走过,很有一种时代穿越感。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21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22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23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24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25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26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27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28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29张

十年间,这里的大街小巷几乎保持着始终如一的朴质面貌,没有多大变化,只有文华巷得到明显的重建。路旁一棵红色的三角梅依旧在那条少有行人的窄巷里开放,愈发老旧的木门和白墙除了沾染了些许时光的印迹,再无别的变化。

而那座下沉式的老宅院也锁了十年,浮出墙外的檐角偶有飞鸟弹出,院中的合欢树并不张扬,有心人才会看得见它的花开与叶落。人们极力将古朴气息传承下去,巍山古城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受到许多游客的喜爱,更多人在这里停下脚步,倾听这里的历史和文化,荡漾在无影无形的时空里。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30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31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32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33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34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35张

十年间,拱城楼南边的街道变化最大,那里是游客集中的地带,商业化很明显,而这里多数时候依旧保持着悠然的生活气息。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36张

路过王老师家时拍下了这张古韵悠悠的照片。五月份在吕老师的引荐下我们有幸认识了这座三百年宅院的主人,并喝上了王老师亲手制作的烤茶。我至今对老宅里那面三百年前的土墙念念不忘,每一条裸露的稻草麦秆于我而言,更像是一道道遒劲有力的笔锋,书写了这座老宅院无比辉煌的过往。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37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38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39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40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41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42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43张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44张

文化书院广场有一片老桩月季,第一次见是在我们搬来巍山常住后的那个春天,原址是一块闲置的私人土地,用作停车场。不知哪一年改建为一个小小的公园,旁边建有一个24小时开放的蒙化书房,时常会看见有年轻人坐在里面安安静静地温习功课。书架上摆放了许多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从一个游客的角度来讲,我更愿意在书架上翻到那些关于巍山历史与文化的书籍,翻看本地优秀作家的作品,毕竟武侠小说在那里都能找到。

巍山古城的大街小巷:拱辰楼的晨光,群力门的黄昏,中间是未被吵醒的小城岁月 - 第45张
标签:
本文原创,作者:四弦秋,其版权均为念山川旅行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ianshanchuan.com/208.html
四弦秋

四弦秋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总想在面目全非的尘世里,寻一条闲云野鹤的出路。幸而有一片诗词汪洋,给了我许多的美好。时常,我荡舟其中,静静享受那一片美好。更庆幸岸边站立的人,喜欢我喜欢的美好,并保我免于饥寒,专注这欢喜。
16817.68M632
分享:
大理南涧宝华镇左力美村:世界太吵,来这里做一天透明的影子
大理南涧宝华镇左力美村:世界太吵,来这里做一天透明的影子上一篇
大理南涧宝华镇阿木腊大村:清晨的光是慢动作的——它一寸寸挪过屋檐,怕吵醒昨夜的梦下一篇
大理南涧宝华镇阿木腊大村:清晨的光是慢动作的——它一寸寸挪过屋檐,怕吵醒昨夜的梦
相关文章
总数:169
大理巍山五印乡白乃村:绿树掩映,红花点缀,小鸡足山脚下的村庄

大理巍山五印乡白乃村:绿树掩映,红花点缀,小鸡足山脚下的村庄

去小鸡足山要穿过一个较大的村庄,即白乃村。浓密蓊郁的核桃树林和青梅树林把白乃村带入一个新的春天,村庄到处洋溢着群鸟齐声欢唱的快活气息。在白乃村的…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6个月前
1
1
180
0
大理弥渡密祉古镇:来世界名曲《小河淌水》的故乡,感悟茶马古道上马帮人的前世今生

大理弥渡密祉古镇:来世界名曲《小河淌水》的故乡,感悟茶马古道上马帮人的前世今生

密祉镇位于大理州弥渡县西南部,是一个风景秀丽、文化丰富的古镇。这里是《小河淌水》的创作者尹宜公的故乡,也是歌曲中描述的小河的源头。密祉镇以其独特…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年前
1
1
244
0
探访大理巍山小塘子黑龙潭(灵泉),两块清代石碑讲述一段环保历史

探访大理巍山小塘子黑龙潭(灵泉),两块清代石碑讲述一段环保历史

我们发布了一篇巍山小塘子村的文章后,有读者留言,告诉我们小塘子村山后有一处幽泉,叫黑龙潭(又名灵泉),即使遇到大旱,那里的泉水从未中断过,很值得…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0年前
1
1
251
0
大理巍山小黄草坝:山村里的温暖时光

大理巍山小黄草坝:山村里的温暖时光

往期回顾:大理巍山大黄草坝:田园风光中的理想村落小黄草坝与大黄草坝之间隔着一条长长的山谷,位于山坡的北面,因这里…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年前
1
1
198
0
“你有没有见过萤火虫?”——黑惠江畔的露营之夜改写了他们的童年

“你有没有见过萤火虫?”——黑惠江畔的露营之夜改写了他们的童年

我们赶到朋友临时选定的夜钓地点时,白昼正将最后一缕光芒从这片山川大地上抽离,撒去了地球的另一边。借着黄昏与黑夜之交微弱的光线,我们把帐篷和天幕搭…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4个月前
1
1
55
0
端午节除了逛巍山古城,也可以来距古城15公里远的谷波罗听一曲田园牧歌

端午节除了逛巍山古城,也可以来距古城15公里远的谷波罗听一曲田园牧歌

这个端午节,即使是巍山这座偏居一隅的古城也总是热闹的,一大早就有多出寻常数倍的游人行走在古街上,熙来攘往。要想寻一处幽僻的地方静静地待一段时间,…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年前
1
1
269
0
大理巍山古村落之利客村

大理巍山古村落之利客村

巍山城北约7公里处的西山脚有一处明清时的古村落,名利客村。三月末春正深,山间葱茏葳蕤,麻梨树明丽宽大的新叶和经年陈旧的华山松层次分明,村子静静地…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年前
2
2
358
0
户外烧烤、爱笑的羔羊、贴膏药的小猪,秋意浓浓的微风山谷,山野里的朝九晚五全是干货

户外烧烤、爱笑的羔羊、贴膏药的小猪,秋意浓浓的微风山谷,山野里的朝九晚五全是干货

格茸卓玛一家在白塔旁等我时正是上午九点,牛马们开始上班的时间。不过,他们的车是开进山野的药材地里,地头田间是他们的工位。今天的农活仍是挖木香,这…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0小时前
1
1
5
0
古树藏幽泉,赏花正当时:大理巍山小塘子村的周末露营时光

古树藏幽泉,赏花正当时:大理巍山小塘子村的周末露营时光

第一次翻过小塘子村水泥路尽头那个陡峭的斜坡,站在山石嶙峋的山脊线上,看见藏在一大片参天古木下的黑龙潭时,那里的清幽瞬间在冬日温煦的晴朗里荡漾开来…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11个月前
1
1
279
0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徒步火山村只有村民知晓的森林草甸:跟着二娃体验真实羊倌生活的一天

一走进火山村二娃家宽敞的院子,就听见厨房里传来菜刀砍在砧板上有力的劈砍声,得知我们要来,阿叔已经斩杀好一只土鸡,等我们从山里徒步回来,就会有一大…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2个月前
1
1
73
0
普洱宁洱县那柯里:茶马古道上被马蹄和茶香腌入味的千年古镇

普洱宁洱县那柯里:茶马古道上被马蹄和茶香腌入味的千年古镇

云南普洱起伏的群山间,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古道蜿蜒盘旋。这条古道在崇山峻岭和雪域高原之间穿梭延伸,曾经承载着南来北往的商贾马帮,川流不息地奔走了千年…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4个月前
1
1
70
0
大理巍山大仓镇凤山村:背靠山野的夕阳晚景,俯瞰坝子的宁静时光

大理巍山大仓镇凤山村:背靠山野的夕阳晚景,俯瞰坝子的宁静时光

从巍山古城往北约15公里,离开215国道走上小风集路,远远就能看见东边群山尽头高大的绿色屏障里挺立着几栋房舍,那里便是凤山村,一个有着120余户…
四弦秋四弦秋
旅行日志
4个月前
1
1
72
0
评论表单游客 您好,欢迎参与讨论。
念山川旅行
请先登录
评论列表
总数:0
念山川旅行
没有相关内容